在宋朝,有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,便是历史上极负盛名的苏家。
苏家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,家族中涌现出三位著名文学大家——苏洵、苏轼和苏辙,素有“三苏”之称。这显然是一个底蕴深厚、文化氛围浓郁的家族。
然而,苏家不仅仅是这三位兄弟独占风头,还有一位在他们光环笼罩下,独树一帜的女性,她便是苏轼的妹妹——苏小妹。
历史上,苏小妹的真实姓名并无明确记载,一些民间传说和野史中称她为“苏轸”,这个名字颇有趣味。毕竟,作为文化人的苏洵,给儿子们起的名字都带有“车”字旁,按理说女儿也不该例外。
不过名字终究只是个代称,重要的是我们知道,苏轼的妹妹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,这就足够令人敬佩。
苏小妹在历史上被誉为盛名才女,她自幼与兄长们一起攻读诗书,挥毫写字,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,能够这样求学深造,实属难能可贵,令她的人生涂上了不一样的绚丽色彩。
展开剩余85%而所有才女多多少少带着一丝傲气,苏小妹自然也不例外。那个时代,能得到她认可并欣赏的人,恐怕也只有她的父亲和几位哥哥了。
尽管才华横溢,现实仍旧是“男大当婚女大当嫁”,苏小妹终究逃不开婚姻的安排。她的经历与后来著名的千古才女李清照颇为相似,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婚姻的轨迹。
随着苏小妹渐渐长大,苏家父子也开始为她物色合适的郎君。作为一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才女,她的婚事自然非同小可。
苏小妹性格活泼聪颖,顽皮且不拘小节,心性与当时普通女子迥然不同,因此她的婚事也难以轻易定下。
正当苏家苦苦寻觅合适人选时,一位名叫秦观的才子出现了,他成功赢得了娶才女的机会。可是到了洞房花烛夜,苏小妹却提出了三道难题,令新婚丈夫颇费脑筋,才得以圆房。
秦观,字少游,是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,同时是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,深受苏轼赏识。秦观常出入苏家,对苏小妹的才名早有耳闻。
为了促成两人姻缘,苏轼还曾特意将秦观的诗词拿给苏小妹品评。苏小妹看后大为赞赏,直言秦观的才情不输“三苏”,这让苏轼非常欣慰,因为苏小妹极少轻易赞扬别人,她的认可意味着成功近八成。
于是,苏轼委托黄庭坚做媒,促成两人婚事。由于苏家亲朋众多,这场婚礼颇为隆重,经过双方商议,最终决定在苏家举办婚礼。
秦观如愿娶得才女,也进一步巩固了与苏家的亲密关系,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桩幸事。
但令人意外的是,拜天地仪式后,苏小妹拒绝立即入洞房。她提出,秦观必须先解答她出的三道谜题,方可开启洞房花烛之夜。
秦观虽非浪荡子弟,但才气横溢,对挑战毫不退缩,爽快答应了这项要求,显然不愿被新婚妻子轻视。
苏小妹的第一道题是一首古诗谜:
“铜铁投烘冶,缕蚁上粉墙;
阴阳无二义,天地我中央。”
这四句诗谜让在场众人听得一头雾水,无人能解其中深意。
秦观沉思良久,忽然领悟:
首句“铜铁投入熔炉冶炼”,寓意“化”;
次句“缕蚁爬上雪白墙壁”,隐含“沿”字,与“缘”通假;
第三句“阴阳无二义”,指“道”;
第四句“天地中央”,即“人”。
合起来即是“化缘道人”。
秦观猜出谜底后忍俊不禁,因为这四字恰是苏小妹对他曾经行为的调侃。
古时男女婚配前不得见面,秦观答应娶她后,曾装扮成“化缘道人”在寺庙门口等待,只为一睹未来妻子的芳容。
苏小妹发现此事后迅速回避,未让他如愿。
这次谜语正是苏小妹给秦观的“下马威”,顺便考验他如何解释假扮道人一事。
秦观不敢怠慢,写下一首谦逊的回应诗:
“化工何意把春催,缘到名园花自开;
道是东风原有主,人人不敢上花台。”
这首诗既承认了谜底,也表达了歉意,令苏小妹颇为满意,接着她便出第二道题。
第二题仍是古诗谜,描述四位历史人物:
“强爷胜祖有施为,凿壁偷光夜读书;
丝缕缝线常忆母,老翁终日倚门闾。”
对于博学的秦观来说,这题难度不大。
他迅速答出谜底:
“强爷胜祖”指孙权;
“凿壁偷光”是匡衡;
“丝缕缝线”联想到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,指子思;
“老翁倚门”指的是太公望。
顺利破解第二题后,围观者更加期待第三道谜题。
苏小妹出题为一副对联:
“闭门推出窗前月,月明星稀,今夜断然不雨。”
这副上联寓意含蓄,暗示“云雨交欢”的美好意境,“雨”又与“语”谐音,意思是洞房夜如果你不能对出下联,别说亲密无间,连一句话都难以出口。
秦观理解其中含义,绞尽脑汁思考后,对出下联:
“投石击破水底天,天高气爽,明朝一定成霜。”
这下联意味深长,暗含对上联“云雨”的回应,而“霜”字谐音“双”,暗示两人天作之合。
苏小妹听罢,面带娇羞,洞房门遂开,秦观得以入内,两人度过了一个温馨美满的夜晚。
参考资料:《宋史》、《东坡问答录》等。
(图片来源:图网,侵删)
发布于:天津市金河配资-按天配资交易-专业配资开户-散户配资在线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